全國政協委員劉中民:積極推進能源國際合作
發佈時間:2023-04-08
閱讀數:3531
來源:admin
分享:

能源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能源問題也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表示,全球範圍內能源結構正處於從高碳向低碳和無碳過渡的新舊能源更替關鍵期,能源革命、工業革命、科技革命與人工智能相互疊加促進,正在形成新一輪全社會系統性變革大潮。我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發展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系統在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劉中民強調,在當前複雜國際形勢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國能源問題面臨更爲複雜、更爲嚴峻的挑戰。在守牢能源安全底線,保障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的前提下,應積極推進全球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能源國際合作。
劉中民建議:一是加強能源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促進全球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加強能源戰略研究,加強能源基礎研究以及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交叉融合。加強氫能、儲能、核能、智慧能源等新興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與國外相關優勢單位共建聯合實驗室或研發中心,通過技術合作與經驗借鑑,主動融入全球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網絡,推動我國自主優勢清潔能源技術與產業輸出。
二是以“一帶一路”爲依託,深化能源國際合作。積極發揮“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係的制度優勢,進一步加強與對接的國家和地區在能源各領域的深度合作,開展政策交流與協調、科技創新合作、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等。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積極發揮“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等作用,推動“雙碳”領域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爲實現全球“碳中和”總目標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探索我國優勢能源技術與成套化裝備及資金沿“一帶一路”國家的輸出模式。
三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外能源話語體系,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加強與國際能源署、國際能源論壇等組織的位合作,提升國際能源話語權。強化中國作爲主要創建者的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中非合作論壇等多邊合作機制,建立能源命運共同體,積極融入全球能源治理機制改革進程。通過優秀學者加入國際組織,持續培育和推動多邊科學計劃等方式,參與構建能源領域國際測算方法和標準的制定,提升我國在能源領域的國際地位,爲我國建設能源強國提供戰略和輿論支撐。